隨著夏季高溫的來襲,國內(nèi)多地溺水事故頻發(fā),尤其是涉及少年兒童的悲劇性溺亡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對加強青少年安全教育的號召,提高孩子們的自我保護能力,7月17日,廣州新華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河源智農(nóng)社會實踐隊與柳城鎮(zhèn)下壩村委員會攜手合作,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預防溺水安全教育課程,為下壩村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寶貴的生命安全教育課。

廣州新華學院河源河源智農(nóng)社會實踐隊在下壩村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課程 胡秋萍 攝
實踐隊隊員簡曉琳擔任此次課程的授課老師,課前通過兩個小游戲進行預熱,激發(fā)了同學們的興趣,并得到了他們的積極參與。

實踐隊隊員簡曉琳進行授課 胡秋萍 攝
在課堂上,授課老師主要圍繞“溺水的定義、溺水的癥狀、如何自救與救助、以及如何預防溺水”這四個方面,向同學們講解了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還進行了防溺水“六不”原則的宣傳,反復強調(diào)學生不得私自下水游泳,遇到他人溺水時應積極呼叫周圍成年人施救,避免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以防止發(fā)生連鎖溺水事故。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她使每一個孩子都深刻理解到溺水事故的嚴重性,從而在心中建立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授課老師展示案例 胡秋萍 攝
此外,授課老師還設計了多個互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討論,并通過模擬場景演練,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自救與互救的技能,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授課老師與學生互動 胡秋萍 攝
這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課程的成功舉辦,不僅提高了柳城鎮(zhèn)下壩村學生及其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也為構建一個安全、和諧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貢獻了青春力量。廣州新華學院河源智農(nóng)社會實踐隊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為孩子們的安全成長撐起了一片藍天。

現(xiàn)場人員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