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不少大學生過年不回家?有心酸也有感動!
快過年了,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都一派節(jié)日的氣氛,廣播里,網(wǎng)絡上的廣告都變成了闔家歡樂,可是每年都有一些大學生過年不回家,這里有心酸也有感動!
每一年的寒暑假都有學校在統(tǒng)計假期住校人員,對于外地上學的學生而言絕大部分還是要回家的,但是也有一些學生為了省路費寒暑假不回家,其實暑假還好說,寒假真的不好過。
春節(jié)是中國人最大的節(jié)日,團聚也是春節(jié)的主題,可是對于這些學生而言團聚卻太遙遠。家里所有人都在翹首以盼,爸爸媽媽準備好了各種各樣好吃的,過年胖幾斤似乎是最幸福不過的事,可是此時此刻仍然有一些學生在孤獨的堅守著。
也許有人會不在意火車票那幾百塊錢,可是對于這些學生而言或許明年的學費還沒有著落,此時此刻他們正在校外打工,為的就是明年能讓家里少拿一些錢,父母少挨一些累。
或許沒有體驗過這樣日子的人沒辦法理解,那種艱辛似乎深入骨髓,他們所有的期盼就是快點畢業(yè),結束這樣的窘境?墒侨兆舆得一天一天過,既然已經(jīng)上了大學就有了希望。
此時此刻筆者想起了曾經(jīng)的一個姓巴的同學,因為年歲比較大,長得比較老成我們戲稱他為“巴爺”。“巴爺”家在云南,是家里的老大,家里還有四個兄弟姐妹,只有最小的兩個弟弟在上學,兩個妹妹已經(jīng)在家務農(nóng)了。
“巴爺”能夠上大學也堪稱奇跡吧,輟學幾年在家里干活,可是他深刻意識到無論再怎么干也改變不了家里的現(xiàn)狀,于是他選擇了繼續(xù)上學。他們那的高中也非常普通,普通到“巴爺”成了村里近幾年的來第一個大學生,去上學那天“巴爺”哭了,他太不容易了。
剛到大學時當我們看到“巴爺”的穿著打扮都以為是學校打掃衛(wèi)生的,后來熟悉了都很佩服他。雖然他上學就在云南,可是云南路太不好,他回家真的得火車倒客車,客車倒摩的,再走幾十里山路,雖然是這么說的,但是大學四年他沒有回過家,每一年寒暑假都在打工。
記得有一年春節(jié),他給同學發(fā)了第一條短信,那是2011年,他打工買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機。短信只有簡單的幾個字:“春節(jié)快樂,闔家歡樂”。不知不覺看到這條信息的很多同學都濕了眼眶,我也是其中之一。
后來,終于大學畢業(yè)了,“巴爺”成了班級里第一個簽工作的人,他的工作就在他們鎮(zhèn)里,記得那一日面試“巴爺”穿著西裝,仿佛換了一個人,從此他的好日子真的來了。
一年以后,“巴爺”結婚了,照片背景是一條土路,只有一臺車,卻是滿臉的笑容。
“巴爺”應該感謝那些奮斗的日子吧,他堅持過來了,改變咯生活,改變了家里的一切。
過年,不能回家,是為了以后能夠團圓美滿,奮斗的日子雖然艱辛,但是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所以,此時此刻未能回家的大學生們,別心酸,你們正在改變著自己的未來,陽光總在風雨后不是嗎?
時間:2020-01-18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wǎng)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