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搏浪,敢闖敢拼,地攤助力經(jīng)濟新活力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措手不及,同時也給國家的經(jīng)濟增添了許多壓力。李克強總理對地攤經(jīng)濟的點贊,突然掀起一股全民地攤浪潮。

連城管都主動喊你擺地攤,讓人大呼不可思議
當醫(yī)學生的我們脫下身上白大褂,放下手中專業(yè)書,轉(zhuǎn)行去擺地攤時又該是什么樣的場景呢?

走,就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優(yōu)秀的徐醫(yī)青年們又是怎樣在這人間煙火氣中乘風破浪、弄潮博浪的吧!
表面上是個文文靜靜的醫(yī)學生,但實際上確是“愛拼愛闖”“標準吃貨一枚”的18兒科班孟瑤,一看到網(wǎng)上的地攤浪潮,就已躍躍欲試,迅速集結(jié)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開啟了手工冰粉之旅~
“看似呈上來的就只是一碗普普通通的冰粉,和市面上別無二樣,但實際上卻要花費大量精力。原料選取、品類制定、手工搓制、價格標定....,每一項都需要周密的思考,不斷的改進,顧客口中簡簡單單的一句‘好吃’,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與鼓勵!”“不僅體驗了社會生活,而且也能幫助樹立我們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自信自立的觀念,是一次寶貴的人生體驗。”
另一邊的黃天龍,也拉上了好兄弟組建起了自己的團隊。一開始擺攤的時候,幾個大學生小伙子還十分羞澀,不太敢吆喝賣貨攬客,而且對于賣貨的內(nèi)容,市場行情并不熟悉,生意比較冷清。但是幾天歷練后,他們逐漸放開,通過調(diào)研和不斷摸索,從拖鞋賣到小玩具,選貨、進貨、銷貨,一條龍解決十分熟練,賺到了屬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因受疫情影響,家里的花店已經(jīng)幾個月沒有開張,李國良同學受地攤經(jīng)濟啟發(fā)說動父親一起出門擺攤,緩解家庭經(jīng)濟壓力。“以前在學校只知道伸手問父母要生活費,全然不知父母辛苦,這花苗一顆顆的看似不起眼兒,連盆帶泥,才搬一個早晨就腰酸背痛,日常還得修修剪剪,分盆育苗,辛苦的很。父母年紀也都大了,自己日后一定會多幫父母分擔些壓力。”
看到同學們的地攤生意都紅紅火火,19兒科班的王子昂也籌劃了起來自己的地攤。“賣些什么好呢?受疫情影響,很多學生的書都落在了學校,干脆就把家里以前的書、教材、筆記拿出去賣吧,也不是賣,就是邊賣邊送,既能讓這些書得到重新利用,同時也幫助了需要這些書的人。更多的是想鍛煉一下,作為青年接班人,不能投身一線抗疫,也想讓自己多磨練磨練,多接觸接觸外面,不能只學書本上的知識。”

擺攤經(jīng)濟助力中國夢這一想法本身就給了我們這些青年很大的的參與空間,更是響應《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文章關于“習總書記邀請大學生返家鄉(xiāng)搞調(diào)研”的號召。擺攤雖小,卻以小撼大,一石二鳥,合乎管理,既能豐富我們的生活,也真真切切的有助于新中國整體經(jīng)濟的復蘇騰飛。
大部分人也許暫時并沒有時間與精力去體會成為一名攤主的感覺,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卻時時刻刻得被這一潮流包繞,用心感受著地攤經(jīng)濟帶來的影響。醫(yī)學生擺攤,有門庭若市的熱鬧,也有門可羅雀的冷清,可說到底,這一切,既不是作秀,也不是形式,而是大背景下的一次磨礪與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