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愿者馬瑋為抗擊疫情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近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八松鄉(xiāng)蔥灘村和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總能看到一個年輕的身影,他戴著口罩、防護眼鏡,文質(zhì)彬彬、耐心地勸阻每一位要進入保護區(qū)的外來人員。更多時間,他則背著消毒液到各處噴藥消毒,這個身影便是此次參加抗擊疫情志愿活動的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漢語系漢語言專業(yè)181班的東鄉(xiāng)族大學生馬瑋。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我愿意在這危難時刻,奉獻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自己的寶貴生命來換取人民的健康。”這是馬瑋向黨組織提交的請戰(zhàn)書中寫下的話。這個假期,當很多人守在家中躲避疫情時,馬瑋卻義無反顧成為這場戰(zhàn)役的“逆行者”。
1月30日,待在康樂縣家中的馬瑋坐不住了。“每天起床看著那些持續(xù)上升的數(shù)字,看著新聞報道,看到有很多人義無返顧的沖在第一線抗擊疫情,同時,學校黨委也下發(fā)了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做抗擊疫情的中流砥柱的通知,我心中就在想,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是不是應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為抗擊疫情做點貢獻?”
于是,馬瑋滿懷信心地向?qū)W校黨組織遞交了請戰(zhàn)書。他說:“寫請戰(zhàn)書時,那些先進黨員的優(yōu)秀事跡像印在我的腦海中一樣,揮之不去,國家有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義不容辭。”很快,他便收到了黨組織領導的批準,雖然家里人很不同意,但他還是說服父母,第一時間向甘肅太子山保護區(qū)和康樂縣八松鄉(xiāng)蔥灘村報名,成為了一名協(xié)助當?shù)毓ぷ魅藛T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
甘肅太子山保護區(qū)和康樂縣八松鄉(xiāng)蔥灘村位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中南部,是和政縣與康樂縣的交界地帶,這里人口居住密集,疫情防控工作有著很大難度。保護區(qū)工作的人員也來自四面八方,流動較大,因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每天,馬瑋的主要工作是協(xié)助當?shù)毓ぷ魅藛T勸阻外來人員進入和對進出車輛及人員做好登記并進行消毒。“大多數(shù)人還是聽勸的,但還是有很多爺爺奶奶很固執(zhí),他們不戴口罩就要走親訪友,怎么勸說都不聽。”雖然年紀小,但馬瑋勸說起來卻很有效,問起他的訣竅,他說:“村子里勸說的多數(shù)是老人,對待老人主要是耐心,帶著微笑反復說,他們看我年紀小,也就不好意思繼續(xù)堅持了,還好我是本地人,又是東鄉(xiāng)族,能和這里的群眾溝通。”
每天的工作中,馬瑋還要背著重重的消毒桶到人員比較密集的地方進行消毒作業(yè),噴灑區(qū)域覆蓋文化廣場、體育設施、廁所以及牲畜的圈欄。剛開始的時候,他只要一接觸消毒液就覺得惡心,噴灑過程中險些嘔吐。但他不斷激勵自己要克服困難堅持下去,慢慢地,他已習慣了消毒液的味道,不再覺得惡心。他說:“雖然我不能去武漢一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要像在武漢一線的工作人員一樣優(yōu)秀。”
同行的志愿者和村里人都很佩服這個干活認真、積極又熱心的年輕小伙。有時馬瑋也會幫助撰寫疫情匯報材料,幫助消毒,總之,他不讓自己閑下來。
馬瑋說,自己一直將“時代楷模——黃文秀”作為榜樣,總想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做點實事,這次疫情的發(fā)生,即是機會,同時也是考驗。在日記的扉頁,他這樣寫道:“時刻發(fā)揚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抗擊疫情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時間:2020-02-06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wǎng)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