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去武漢
1981年冬天,在我當兵的第五個年頭,因參加武漢軍區(qū)舉辦的一次集訓,我去過武漢。時間雖然不長,但留存在記憶里那些過往卻終身難忘。
那年去武漢,第一次坐飛機時嚇出的大汗?jié)裢噶速N身的襯衫。八十年代初,我在某師教導大隊任教員,主授六九式40火箭筒的射擊等課目。當接到要到武漢參加短期培訓并且是坐飛機前往的通知時,激動得徹夜難眠,因為我從來沒坐過飛機,就連飛機長什么樣都不知道,有印象的只是偶爾看到過的、在很高很高的天上蠕動飛行的“鐵雀兒”,遠遠看去比一只鴿子大不了多少。
從莎車縣來到喀什機場,當?shù)谝淮慰吹酵?吭跈C場上的圖-154客機時,心里一陣發(fā)怵:這么大的家伙它能飛上天?!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飛機起飛了,因為恐高的緣故,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再三提醒自己,當飛機飛起來時不要往下看,可越提醒越要往下看,這一看不要緊,嚇得渾身的汗毛瞬間豎起,汗水象水池漏水似的一個勁的往外冒......當飛機經(jīng)停蘭州機場休息時,我在衛(wèi)生間猛然發(fā)現(xiàn)襯衫已被嚇出的汗水濕了個全透......
又過了幾年,為慶祝兒子三歲生日,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省城成都,閑逛最繁華的春熙路。兒子騎在我脖子上坐“馬馬肩”,從未見過那么多的人,那么大的街,高興得手舞足蹈。當逛到春熙路中段時,兒子突然尖叫起來“爸爸,飛機!飛機!”原來降落成都雙流機場的飛機飛過頭頂,引起兒子一陣狂喜,從未見過如此巨大而真切飛機的兒子,興奮得得意忘形,尖叫的聲音幾乎響徹整個商業(yè)大街,引來眾人哄笑......妻子附在我耳邊小聲嘀咕“瞧你的兒子,一個貨真價實的鄉(xiāng)巴佬!”
再后來,兒子做了外貿(mào),跑了很多國家,面對他那個坐飛機后貼著密密麻麻標簽的行李箱時,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多年以后,當我和戰(zhàn)友們談起第一次坐飛機去武漢的這些囧事時,每次都是自找臺階往下出溜:當時我并不是害怕,而是不喜歡漂在空中的感覺,只想牢牢地踩在地上才覺得踏實!
那年去武漢,師長家屬招待我吃了有生以來最好吃的武昌魚。去武漢參加培訓前,師長叫我到他辦公室,遞給我二十元錢,讓我到市場上去請師傅敲打一個能裝五公斤食用油的鐵皮罐,再去教導大隊買五公斤棉籽油,順路捎給他住在漢口的家屬。師長的性格我知道,如果不付錢就到連隊拿東西,無論是誰都只會有一個結果:吃不完兜著走!因此,我二話沒說,很快就做好罐,買好油。臨行前師長專門到車前來送行,交待我一定轉(zhuǎn)達他對家屬、小孩的祝福和問候。汽車開動了,師長舉起右手慢慢的揮動著,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此時眼里泛起了點點淚花.....
經(jīng)過五個多小時的飛行,終于來到了武漢。到集訓地武昌報到后,我照著師長寫的地址,提著五公斤棉籽油,幾經(jīng)輾轉(zhuǎn)找到了師長在漢口的家。嫂子聽到我在打聽,立馬從屋里跑出來,雙手接過油罐將我迎進了家。簡短的寒暄之后,嫂子說師長早就給她打了電話,說我特喜歡吃魚,好不容易來趟武漢,要好好的做一道正宗的武昌魚給我美美地吃一頓。我再三推辭,可嫂子卻說,來到武漢就是客,客隨主便你得聽嫂子的;蠲撁摰囊粋豪爽、干練、潑辣的武漢人!
不一會嫂子就做好了一大盆紅燒的武昌魚,因為我是四川人,嫂子將武昌魚改良做成了紅燒,麻辣鮮香嫩的武昌魚味道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年。后來我去過不少地方,也吃了不少的武昌魚,可再也找不到嫂子做的那個味道了......
那年去武漢,只看了長江大橋和黃鶴樓,有好多美景都沒來得及欣賞。由于集訓的時間很短,在武漢只有一個星期天,我早早的來到長江大橋,徒步行走在1670米的橋面上,望著江中魚貫而入的各種船只,聆聽著那一聲聲歡快而美妙的汽笛聲,腦海里一幕又一幕的浮現(xiàn)出毛主席五次暢游長江的畫面:
1956年5月31日,63歲的毛主席第一次在武漢橫渡長江,之后四天內(nèi),他又三次橫渡。受到毛主席暢游長江精神的鼓舞,同年6月,武漢舉行了新中國成立后的首屆橫渡長江競賽,游程5000米,有1958人參加競賽;
1966年7月16日,毛主席73歲高齡時再次暢游長江,游時一小時零五分。從那以后,7月16號就被確定為毛主席暢游長江紀念日......
武漢長江大橋,只有當你站在橋上才能真正領略“萬里長江第一橋”的威嚴與美譽!
那年去了武漢,就再也沒有去過,但留存在記憶里思念卻魂牽夢縈:好多美麗的景點都還沒來得及欣賞;那些數(shù)不勝數(shù)的小吃,如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干面、順香居的燒麥、福慶和的牛肉豆絲、小桃園的煨湯、田啟恒的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和后起之秀小龍蝦等等,時不時的勾起心里老不安分的饞蟲.....
武漢,有約在先,一定再見!
時間:2020-06-27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wǎng)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