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秧田憶故鄉(xiāng)
又是一年谷物生長季,滿眼的新綠與不久后的金黃又一次喚起對家鄉(xiāng)故土的回憶與眷念。
近來,在朋友圈兒看到縣內某一地鄉(xiāng)村氣息十足的水田農作和栽秧插秧圖片場景,其田疇之廣農作之盛成型之美,一霎那竟然勾起我對于我自己的家鄉(xiāng)故鄉(xiāng)---梅家河鄉(xiāng)京丈坪的無限眷念與回憶,其大部原因就是那沉淀在心在鮮活記憶里的秧田稻田,多年來一直是我對我的故鄉(xiāng)久莫能忘的情結所在。
秧田稻田,即區(qū)別于農村旱地旱田坡田的耕地良田,農村稱之為水田即產米產水稻的一類田地,常出自于廣袤農村低山半高山一帶,曾幾何時是養(yǎng)育世代以來眾多農村人口的支柱型莊稼地。只要是在農村出生生活長大的,對于這一種田地應該極其熟悉熟知是并不生疏的,都有其感性的認知。
我的家鄉(xiāng)故鄉(xiāng)---梅家河鄉(xiāng)京丈坪村,坐落在秭歸山鄉(xiāng)西部一隅一個偏僻山村,像一方質地古樸的玉璞栓系在茫茫大山原野之間,又似未曾打磨的玉珠鑲嵌在廣袤的山村鄉(xiāng)野,故鄉(xiāng)的風物容貌土壤水土人情人文歷史氣息至今是美麗淳樸的厚實厚重的,叫人難以忘懷縈繞心間無論身在何處離家多久,無不充斥著對故鄉(xiāng)勾起漫漫回憶深深情愫。
在對故鄉(xiāng)眾多值得回憶留戀的風物場景中,最為不能忘懷的是故鄉(xiāng)村子里那些稻田秧田。那些稻田秧田,從我們村委會廟嶺下面大溝處落成起勢為起點沿著山溝山嶺一層一層布滿抬升蜿蜒向上直至頂部叫大山茶廠地界的邊沿,形成分布開闊氣勢宏大廣陣鋪陳羅列。這是整個全貌和走向,若細細觀察評鑒其局部樣子,展現(xiàn)出來的單個單體則是各具形狀和特點,我們始終也無法數(shù)到家鄉(xiāng)秧田稻田究竟有多少個,這些綿延稻田有的落在山坳有的陳列山坡有的依偎在房屋屋場四周,有的沿著山溝劃成弧線月牙一般逐漸而上,有的夾雜在旱田與林子中間,而有的就在車道小路一側,有的樣子漸圓似橢,有的則是長形兼方,大多闊而平鋪頗有陣勢,有的細小優(yōu)美形狀各異互為襯托,于是這些不同形態(tài)神形各異的單一稻田齊刷刷綿延不斷構成故鄉(xiāng)村落整個一幅稻田畫圖。
家鄉(xiāng)村子里的這些稻田像是大自然的禮物饋贈與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是多的是美的,映入眼簾極度令人忘懷。多少年來養(yǎng)育著我們哺育我們一代又一代繁衍更迭,人們對這些稻田也是極其珍惜愛惜的,視為上天賜物倍加呵護精心經營。一代又一代的農人把這些秧田稻田耕作培植仔細臻善。
春天,故鄉(xiāng)的一切都是新的,初春過后春雨格外勤便四處都在“發(fā)水了”,一場又一場春雨浸潤著家鄉(xiāng)滿坡水田,農人們此刻便閑不住了,實際也是等不起的時節(jié)各自有序地把山溝里水渠堰塘里的水引向秧田稻田,用犁用牛耕了翻了沉睡一冬的泡水田,而后用木耙一遍又一遍把秧田整平,同時又把水田里外的樹柯雜草砍割除走一并修葺田坎加實加牢,再者就是用釘耙把田里的稀糊土泥一層又一層緊緊地搭在水田田坎以內的邊子內坎,這是為了田里的水土不得從田坎外泄,如此幾番工序作為后基本就緒只待栽秧入田了。這些整理好的秧田都注著水像極了一個又一個平面鏡子緊緊相連其連片的明亮,像素描山水畫作輝映著落日余暉輝映著春夜皎潔月光分外入目。其間又有蛙聲此起彼落不一而絕,構成一幕山村之夜的畫圖和交響樂。
與此同時,農人們先前在家里用水缸泡下了谷種,待谷種略微膨脹便迅速灑到原來已經備好的“秧地”,這個“秧地”實際就是在自家水田內再打的一個讓谷種落根發(fā)芽長成幼小秧苗的地方。至此,春耕栽秧準備也已完全就緒。
春和景明春分助農。不幾天時間,秧地里的秧苗長成近尺來長的細密苗子,此時一幅春耕插秧圖畫便在這個小村子鋪陳開來,各家或者聯(lián)合或者單獨從秧地里一擔又一擔把秧苗扯起移走到原已整好的秧田,按照行和壟廂和線線路要求把整個的村子內的水田稻田全部都栽上寄托農人一年收成收入的秧苗,每個人的心里都期待今年好年成好收成。
至此,家鄉(xiāng)山野間盡是大片的秧苗綠地與綠帶布滿了整個村落,隨著好天氣好氣候的催苗促發(fā)形成了發(fā)烏之勢(發(fā)烏就是水稻在分蘗長粗長大的意思),不幾日村子上下盡皆綠幕覆蓋片片新綠,從村頭的大洼包上(家鄉(xiāng)小地名)環(huán)顧四望可謂極目碧綠鋪天蓋地。這,便是故鄉(xiāng)的稻田在春日無與倫比的美景與畫圖叫人駐足難忘。
轉瞬即是夏天的來臨,生長在稻田里的秧苗在陽光雨水和風水汽的滋潤下長勢更快,不斷吐出嫩綠谷穗與淺白穗花,在并不火辣的風中一浪一浪隨風而舞,搖曳著成熟之前的歡快與喜歡。此時,農人便不是迅速的捋秧草扯秕子就是審時度勢打幾遍藥水防止害蟲草蛾侵害這些要長成谷子的秧苗,同時還要注意田中秧水的深淺,及時觀察天時天氣,無不為這賴以生存生活的稻田秧苗傾注很大精力。辛勤的農人不但要伺候好這滿坡的稻田,還要伺弄另外大片旱田耕地以及家中的豬雞牛牲口和一家老小的生活繁雜事情,可以說上世紀8、90年代的鄉(xiāng)村農民辛苦淳樸勤勞,在中國農業(yè)農村鄉(xiāng)村鄉(xiāng)野作出了最好最為濃烈的注腳和印記,是他們把家鄉(xiāng)的農地水田旱地精心勞作呵護描繪成鄉(xiāng)村絕美畫圖,支撐著那個純農業(yè)時代并不富足的年代的延續(xù)。現(xiàn)在這些農人大多6、70多歲年紀了,如今在現(xiàn)代化的都市城市跟著子女后代樂享其福安度晚年,對比上世紀的勞碌辛苦他們是欣慰的滿足的,是令人致敬尊敬的彼時一代鄉(xiāng)村偉大農民。
秋天到了,秋色濃郁。家鄉(xiāng)的稻田像油畫大師格外的描繪又像老天格外的垂愛,恍惚一夜間那些碧綠的秧田轉瞬之間變成金黃的稻子,村子上下又成了金燦燦的緞子織巾披蓋籠罩著整個村落,而此時又是鄉(xiāng)村稻田收獲的繁忙熱鬧場景的開始,農人用鐮刀細致完滿的割了水稻大多先要就地晾上一晚,此舉稱之為放曬,意在除去新收割稻子的水汽以利于谷穗粘附結實和牢靠,以利于收回屋場收回家時不容易使其掉落貴在顆粒歸倉。谷穗谷草背回來后用牛趕滾或者用打谷機加工,把春上的秧苗歷經夏的裂變抽穗形成秋日豐收谷物精心收攏成為這一年新的谷子,成為家里桌上純粹飯米踏實落實,無不歡欣喜悅蕩漾在故鄉(xiāng)每一隅每一處村莊屋場院落。
而此時再看漫山的稻田,盛著農人一年希望的谷物由此產出歸于供奉鄉(xiāng)村人家生計結晶,此刻的稻田也歸于如初形貌,漫山的稻田秧田只留下收割后的水稻腳跟我們稱之為秧蒂,星羅棋布遍布山山嶺嶺又成為另一種風景,返璞歸真的回環(huán)樂意產出奉送人間的氣質便是一年里稻田秧田向山村農村變幻作著最好的注腳詮釋。
待到冬季的來臨,四野蕭疏。家鄉(xiāng)的冬天格外寒冷時常下大雪絞冰凌,而此時的秧田稻田大多又被淺淺的山水所注入,在寒冬的裹罩中不時結冰起殼明凈泛白星星點點,散落在村子里外農莊上下,靜靜地安臥在山村里安嫻如初沉睡在靜謐的冬夜,不斷醞釀堆積淀積期待來年的復蘇和盛裝登場。
春夏秋冬的四季輪回,造就許多事物繁衍變化推陳出新變化奇妙更迭頻繁,有提質進步的有消逝消隱的,有轉瞬而逝的有永存不滅的。而對于我家鄉(xiāng)故土的這些秧田稻田,卻是亙古如一的,在一年又一年的四季演變中它們上演著春的初萌律動夏的嬗變抽穗拔節(jié)秋的成熟輝煌冬的靜謐回歸,不負天時天象不負鄉(xiāng)村農人,用自己的方寸境地甚而恢弘大氣產出供奉到一代又一代的山村人間,養(yǎng)育一方純正淳樸子民百姓,把自己的風物演變與山村鄉(xiāng)村百姓的血脈繁衍延續(xù)緊密栓系在一起。這,也正是令人時常回憶秧田稻田難以磨滅的四時容貌容顏,在我人生近50年的滄桑記憶里是永遠定格的生命之色。
時過境遷,隨著中國社會現(xiàn)代化大踏步邁進,中國發(fā)展的歷史巨輪向世界浩浩駛入,鄉(xiāng)村農村特別是山區(qū)的農業(yè)農村在上一世紀不知不覺有了質的退縮蛻變。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沿著平坦的山村公路走向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故土,看到的是滿綠蒼翠嗅到的是純正鄉(xiāng)味領略到的是不一樣的山村容貌圖景,而站在同樣的大洼之包,再次環(huán)顧滿坡稻田秧田,映入眼簾的已經再不是曾經的明媚豐厚豐潤模樣和容顏,許多水稻田地已經淪為旱地有部分稻田已經為茅草樹柯所占領,昔日連片的綠昔日爍眼的黃已經不復存在,雖然有那么一星星一塊塊存在也是散落在廣袤山野極其細微的斑點了,似乎在宣示最后一點點倔強的存在,也似乎在告昭著這里有曾經美麗輝煌與滄桑。
夜已很深,四寂無語。在老家靜謐鄉(xiāng)村夏夜,我獨坐昔日喧鬧的院壩稻場,沉思著縈懷著腦海一遍又一遍的泛起曾經稻田之盛秧田之美收割之喜,聯(lián)系當下火熱康樂美好的城鄉(xiāng)人居環(huán)境風貌以及歷史進程呈現(xiàn)的前所未有的嬗變,不由心生感慨:曾經的美好應該只能成為一種過往追憶,不應是久莫放不下的眷念和定格,人生的向前社會的進步應有的取代才是不可阻止的欣然接納和融入。
時間:2020-06-16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wǎng)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