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珍貴的戒指
戒指常被譽為美好的象征。它作為信物,以示愛情;作為飾物,以示美麗;作為藏物,以示傳承。它既是希望和收獲的承載,也是感情和經(jīng)歷的見證……
我有一枚珍貴的戒指,它濃縮著母親的艱辛和大愛,折射出母親的無私和奉獻,傳承著母親“修身不可不誠”的高尚美德。
在我去年生日之前,母親就已患多發(fā)性骨髓瘤,全身多處骨折,整天忍受著病痛折磨。那時,母親已八十三歲高齡,當(dāng)時醫(yī)院懷疑母親是老年性骨質(zhì)疏松癥引起的骨折。因為母親的病,一家人陷入了求醫(yī)問藥的茫然之中?墒牵谖疑涨耙惶,母親毅然不顧病痛,坐著輪椅到首飾店里給我買了一枚戒指,并執(zhí)意在我生日當(dāng)天,為我安排了一場生日宴。
那天,母親為我點上生日蠟燭祈福,親手送給我一枚金燦燦的戒指。那是母親省吃儉用并強忍著病痛為我買的一枚戒指,那天也是母親最后一次陪伴我過生日,她用自己的堅強和博愛,詮釋著一位母親的偉大。
母親一生堅強,一生坎坷。她總是教育兒女做人要和善、勤勞、節(jié)儉、好學(xué)、達理、感恩、守法,我們從來不敢違背母親的教誨。
母親走了,戴上母親送給我的戒指,恍惚看到母親就在我的指間,那一幕幕過往,在戒指上閃爍著金光。
兒時,我總是看到母親每天起早貪黑的勞累。天還沒亮,母親就要起來燒火做飯,其實很多時候也就是做一鍋清湯菜葉,能看到大米的日子極少。收拾好家里的一切,母親便要到生產(chǎn)隊出工。田埂地頭,母親總是打著赤腳,高高挽起褲腿衣袖,挖渠引水、翻地鋤田、播種插秧、擔(dān)糞施肥、噴藥防蟲、搶收運糧,凡是男勞力能做的事,母親一樣都沒落下,為的就是能夠多記幾分工,以拉扯大我們姐弟五人。
早年,父親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個“地主二代”,在當(dāng)時強大的政治壓力下,后來干脆離職回家務(wù)農(nóng)。父親身體不好,也不識農(nóng)務(wù),加之“家庭成分高”,處處受“貧下中農(nóng)”的限制。那時,我們姐弟五個還小,整個家庭重擔(dān)壓在母親柔弱的肩上。母親白天累死累活出工,晚上還總是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縫縫補補,一直熬到深夜。母親打補丁的手藝相當(dāng)了得,破爛的衣服,經(jīng)母親縫補后,穿在一家人的身上,不但干凈整潔,甚至還有幾分體面。因此,左鄰右舍的婦女總是請母親縫補衣服,母親從來沒有推辭過。
那時,忙完生產(chǎn)隊的事,母親還要上山砍柴或到很遠的煤礦上撿拾廢棄的煤炭。很多時候,母親半夜還沒回來,姐姐們便循著崎嶇的山路,去接應(yīng)母親,在黑夜中一聲聲呼喚著母親。
兒時,我們一家人擠住在一間矮小的茅草房里,母親總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一塵不染。那時,家里很窮,母親卻開朗豁達,熱情好客,平時來我們家里竄門聊天的人很多,家里總是歡聲笑語。
那時,我們一家七口,男勞力少,小孩又多,到了年底生產(chǎn)隊“算分配”時,能分到的糧食極少。大姐長我十三歲,十四歲就跟著母親到生產(chǎn)隊出工了,以減輕母親的負擔(dān)?墒牵巢还沟娜兆舆是如影相隨。
大姐經(jīng);貞,那時,在一個冬天的傍晚,外面下著雨夾雪,母親披著蓑衣,帶著大姐從生產(chǎn)隊忙累一天回來,一家人饑寒交迫,我倚在門口眼巴巴的等母親回家。母親回來后,安排好我們幾個小一點的孩子,便帶著大姐去外面借米。幾經(jīng)周折,借了大概二兩米。當(dāng)時,大姐問母親二兩米是不是太少了?母親說,煮熟了就多了。
后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母親卻在經(jīng)年的勞累中一天天衰老了……
母親一生勤勞,以致到了晚年還自力更生,房前院后栽瓜種菜從未停過;母親一生善良,她總是童叟無欺、樂于助人,總是為他人著想,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母親一生節(jié)儉,她總是粗茶淡飯,衣著樸素,以致到撒手人寰時也舍不得多花一分錢;母親一生高潔,她總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信以接物,她總是懷瑾握瑜,心若芷萱……
如今,母親走了,走了。不,母親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戴著母親留給我的這枚珍貴的戒指,總感覺到母親一直就在我的身邊……
時間:2020-05-14 作者:大學(xué)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xué)生熱點網(wǎng) 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