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是人千里
以“山有林麓之利,澤有蒲魚之饒”而名的宋代饒州治所在今鄱陽縣,可我怎么找也找不到當年的慶朔堂。同行的小張說往事越千年,鳳語塵煙中,美好只在心底了!
宋景祐三年(1036)五月,被后人譽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的范仲淹(字希文)在權知開封府任上,因政見與宰相呂夷簡相左,被貶放饒州知州。他在官邸后邊的園子里葺座小筑,植花栽木,名慶朔堂,邀約文友論詩品騷。不料十八個月又改任潤州(鎮(zhèn)江)。
天不老,情難絕。范仲淹難以忘懷這段日子,寫下一首《懷慶朔堂》寄于饒州繼任者魏介:
慶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開。
年年憶著成離恨,祇托春風管句來。
由此給后人留下費解情結。
己亥春,我到鄱陽出差,感覺熏風中總搖動著希文的詩韻,打探多人不知慶朔堂,有人說可能在老街“和春園”附近,不過滄海桑田,早已無尋了?煞吨傺臀木炽赫娌荒懿蛔屓烁∠肼(lián)翩。
相傳當年魏介是范仲淹好友,得詩回復“慶朔堂前,桃李春風欣結子。鄱陽湖畔,漁舟唱晚賀來遲。”后人演繹說范仲淹在饒州時結識了能詩擅詞、指畫筷書的雛妓甄金蓮,惜甄才藝,念念不忘,曾托好友魏介轉甄”江南有美人,別后常相憶,何以慰相思,寄汝好顏色”情詩,成就了一段才子美人佳話。由之派生出諸多辭藻風韻。
官都大提點江浙荊廣福建等路坑冶司的魏兼作《和范公希文懷慶朔堂》:“使君去后堪思處,慶朔堂前獨到來。桃李無言爭不怨,滿園紅白為誰開。”
曾任京西轉運使的陳希亮也《和范公希文懷慶朔堂》:“弱柳奇花遞間栽,紅芳綠翠對時開。主人當日孤其賞,夢魂還應屢到來。”
《宋詩紀事》卷一二載官職方員外畢京《和范公希文懷慶朔堂》:詩一首:“花木還依舊徑栽,春風不惜為誰開。幾多民俗熙熙樂,似到老聃臺上來。”
還有時為同提點坑冶的曹經(jīng)《次韻范公希文懷慶朔堂》:“他館名花舊時栽,幾番零落又春開。誰人解釋紅芳意,猶有多情五馬來。”
文人自有文人的嗜好,以文寄思,以詩冀美,何況是有“憂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胸懷的范文正公。后人以詩解詩,以時解實不以為過。更有人著意褪去范詩的“紅艷”色彩,替范仲淹辯疑,說是《懷慶朔堂》一詩是贈給當?shù)匾粋道士的,道士的名字就叫春風。
是耶?非耶?鄱陽的春風從歷史深處襲來。我隱約聽到希文在吟詠《蘇幕遮》:”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體恤生活在下層的歌女,以詩寄思有什么不可呢!或許也正是有那么個“春風”的道士,在論詩品騷中心有靈犀,感慨世事維艱,仕途險惡,以《懷慶朔堂》聊以慰藉。抬頭見街邊畫墻上有詩《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心頭豁然開朗。作為一名憂國憂民的地方官,把一腔熱血寄托在自己執(zhí)政未竟的一方事業(yè)上,以詩寄情,不也正符合范文正公的詩品人品么!
時間:2020-04-27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wǎng)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