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莫名感動
這是個不同尋常的寒假,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春節(ji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原本應該祥和、快樂的生活,變得異常緊張。
有人問,醫(yī)生,我還有救嗎?有人說,消失吧,黑夜!黎明,我們將獲全勝!
有人在問,爸爸媽媽,為什么你們還不回家?有人在說,我是共產黨員,我請戰(zhàn)!有人在問,明天會更好嗎?
有人還在說,我已成年了,我請求成為一名志愿者!有人還在說,多少陰云都擋不住太陽升起,因為我們團結在一起……
有“妖魔”橫行,有“魍魎”當道,亦有仁人志士,穿上藍馬甲,化身抗疫志愿者,扛起醫(yī)用物資,遠赴征途。他們忘記了什么是重量,卻詮釋了什么是力量;他們換上白大褂,是中國的南丁格爾。
沉悶厚重的防護服,遮住的是他們爛漫的青春,或精神矍鑠的容顏。醫(yī)者仁心,他們擔起了大愛無疆;他們穿著相同,沒什么特別稱謂。
83歲的拾荒大爺,匿名捐款1萬元抗疫。網友知道后,很感動,亦很心痛,便眾籌1萬元送給大爺。沒想到大爺收到錢后,又輾轉到銀行把錢捐出去了。
江蘇江陰,73歲的徐阿婆,拿著攢的9000元想捐給武漢。村支書考慮阿婆撿垃圾賺錢很辛苦,就婉拒了她。沒想到阿婆急得掩面大哭,泣不成聲。我們都知道她想說:這是拿來救命的錢。
一批又一批來自祖國各省市的白衣天使,逆行武漢。10天建成一座醫(yī)院的“中國速度”等新聞畫面,一點點吸引著我,感化著我。
“義所當為,雖死不避。”鐘南山老爺爺在2003年的非典中拯救了中國百姓。而今84歲的他,又一次為了中國而上了戰(zhàn)場,奔赴前線,與新型冠狀病毒對抗。鐘爺爺才是我們中國當之無愧的“國士”,也成了我心中神一般的偶像。
國旗半垂,舉國同悲。2020年的清明節(jié),在疫情防控得到控制后,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全國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難忘的清明,難忘的時刻。10時整,防空警報鳴響,習近平等向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3分鐘,180秒,哀思充滿心間。
英雄的祖國,英雄的人民,書寫了人類歷史上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
3分鐘,180秒,警報響徹神州大地。
這一刻,湖北、武漢和全國各地,人們靜立垂首,萬分悲痛。汽車、火車、艦船鳴笛聲聲,久久回蕩,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心中。逝者安息吧!江水嗚咽,山川悲鳴,祖國母親肝腸寸斷,億萬同胞淚飛如雨。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雖沒如此大志向,但我已明白:我是祖國的未來,要為祖國而讀書。此次新冠疫情,最初在武漢爆發(fā),現在在全球蔓延,相比之下,也只有我們中國才真正做到了習近平爺爺所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于泰山!”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少年而倍感驕傲和自豪!
今春爆發(fā)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我要用我足夠的精力和信心做好自己。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雖然不是士兵,也不是醫(yī)生護士,更不是科研工作者,但我是中國的一份子,我得發(fā)揮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熱。我要勤洗手,勤鍛煉,出門戴口罩,刻苦學習,多向優(yōu)秀看齊。2020年,我給自己定個奮斗目標:讀《史記》、《詩經》和《呂氏春秋》等中國古典名著,豐富自己的知識。打羽毛球,強身健體,將病毒拒之門外。
我曾無數次問自己,為什么要讀書,要學習?現在,想必我的心中應該已經有了答案!而武漢面對疫情,展現了巨大的社會責任感。封一座城,護一國人。再到如今,我們國內疫情還沒有完全解除,而世界疫情大爆發(fā)時,我們偉大的祖國展現出大國擔當,一省幫一國。
感謝祖國,感謝2020這個特別的寒假,是你,讓我懂得了“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我們都希望明天可以比今天更美好一點點,但其中美好由我們來填充。這不是一個人在努力和堅持,不是一群人在努力和堅持,而是每一個人在努力和堅持。畢竟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能春滿園。
時間:2020-04-21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