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月
月,夜愈黑,你愈亮,煙火熏不臟你,灰塵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間的一面高懸的鏡子嗎?
你夜夜出來,夜夜卻不盡相同;過幾天圓了,過幾天又虧了;圓得那么豐滿,虧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會照了出來的。你照出來了,悲哀的盼你豐滿,望眼欲穿;你豐滿了,卻使得意的大為遺憾,因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
你就是如此千年萬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還是學士,還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這無窮無盡的變化之中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而你卻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對于人就是那砍不斷的桂樹,人對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吳剛?而吳剛是仙,可以長久,而人卻要以暫短的生命付之于這種工作嗎?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謎語!
從古至今,多少人萬般思想,卻如何不得其解,或是執(zhí)迷,將便為戰(zhàn)而死,相便為諫而亡,悲、歡、離、合,歸結于天命;或是自以為覺悟,求仙問道,放縱山水,遁入空門;或是勃然而起,將你罵殺起來,說是徒為亮月,虛有朗光,只是得意時錦上添花,悲哀時火上加油,是一個面慈心狠的陰婆,是一泊平平靜靜而溺死人命的淵潭。
陽光和月光照在每個人身上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月,我知道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現(xiàn)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說明這個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著啟示:萬事萬物,就是你的形狀,一個圓,一個圓的完成!
試想,繞太陽而運行的地球是圓的,運行的軌道也是圓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彈球是圓的,彈動起來也是圓的旋轉。圓就是運動,所以車輪能跑,浪渦能旋。
人何嘗不是這樣呢?人再小,要長老;人老了,卻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圓的接榫。冬過去了是春,春種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雞,雞可以吃蟲,蟲可以蝕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這么不斷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復始,一次不盡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歸復著一個新的圓。
所以,我再不被失敗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為老死而悲了,再不為生兒而喜了。
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嗎?能知道我死后變成何物嗎?活著就是一切,活著就有樂,活著也有苦,苦里也有樂;猶如一片樹葉,我該生的時候,我生氣勃勃地來,長我的綠,現(xiàn)我的形,到該落的時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讓別的葉子又從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長壽,我卻要深深地祝福我美麗的工作,踏踏實實地走完我的半圓,而為完成這個天地萬物運動規(guī)律的大圓盡我的力量。
月,對著你,我還能說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間高懸的明鏡,讓我看見了這個世界,看見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間長久,但愿我的事業(yè)永存。
陽光和月光照在每個人身上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2、下午的陽光,你好
作者:靈遁者
也許是因為我總是坐在家里,也許是因為我屋子早上太黑。只有12點以后陽光才得以照射進來。所以在下午,我經(jīng)常會起身站在窗前,也算是一種對你的迎接。
如果有好幾天沒有太陽,我會比較郁悶,我也會比較難受。我的面色已經(jīng)夠蒼白了,所以我需要陽光。
不管我的內心多么豐富,也需要陽光點燃,才可以綻放。不管我多么耐得住寂寞和孤獨,我也需要陽光,哪怕是一丁點的陽光,就可以讓我抿嘴微笑。
對著鏡子,看著自己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的面龐。聽著一曲喜歡的歌,再看看身后搖曳在地板的上的光影,和著透過身體的那種溫暖,我好想說:“親愛的,你又來了。”“親愛的,你昨天去哪里了?”“親愛的,今天你帶了什么歌曲?”“這首歌曲好聽嗎?”……我的思緒像機關槍似的,也像個娘們。
對的,就是像個娘們。有時候還會莫名的眼睛酸澀難忍。不管你在哪里,你一定和我有過同樣的這樣的下午。
下午的陽光,你好。你點亮我整個世界的光亮,你給我整個世界的寧靜。我不知道這樣做,你持續(xù)了多久,你累嗎?我不知道,這樣的美,我可以體會多久。
生命的無盡,對我是個笑話。你雖然比我長遠,但也不會是無盡。我這樣說,希望你不會不高興。既然我們都不是無盡的,反而是好的。起碼不會彼此嘲笑。
你看我的眼睛,一定會和你一樣。你告訴我的故事,我不會告訴任何人。我會把它帶進墳墓,我們之間的故事,會比蒙娜麗莎的笑更美麗,更神秘。
陽光和月光照在每個人身上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如果說我有很多情人,你一定是最動人的那個,最不期而遇的那個,我也最不舍的那個。也好在我沒有摸到你的肢體,否則我害怕我的愛會撕裂你。
下午的陽光,你好。當你從窗戶穿透這黑色的水泥盒子時候,我起身迎接你。我想我是整個神秘世界的代言人,而你是叫醒我的人。你告訴我,其實整個世界沒有神秘,只有溫暖。再冰冷的東西,也有溫度,也有溫度下限。
蒼老屬于機械的時間,卻不應該屬于擁有時間的生命。“親愛的,這就是你要告訴我的智慧嗎?”
“親愛的,這個世界的人很多相信來生,你知道嗎?”可是我不相信。我只是相信,你現(xiàn)在也坐在我旁邊,調皮著,搖曳著你的腰肢,給我暖暖信息。我在孩童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明白,來生是個幌子,是用來欺騙可憐人的。我是那個不需要被可憐的人。你一定能在我的眼睛里看到。
下午的陽光,你好。請原諒我的無知,我哪怕一輩子去探索,也不知道你究竟是誰;蛟S你和我一樣,竟然是個男人。
下午的陽光,你好。我知道你又要離開了。因為我感覺到溫度在減弱。我們什么時候這么有默契,連我自己也不知道。你也在笑,對吧?
下午的陽光,你好。我相信就算我沒有說話,你也知道。這世界上最動人表白,就是我對你說的。一個不相信來生的人是不會吝嗇付出的。我會像你那樣,給你溫暖。
下午的陽光,你好。請容許我在你今天離開前,輕輕地吻你。并送上我最銘刻于心的詩句。“不期而遇,從孩童到青年。我走出了黑洞,看見了整個世界。當黑夜來臨,我也不再害怕。不期而遇,我的淚為誰留?我無法阻止你的離去,就一定會讓離去變成下一次的不期而遇。下午的陽光,你好。請再讓我叫你親愛的。”
2015年5月9日。下午。
陽光和月光照在每個人身上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3、一片陽光
作者:林徽因
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來。將午未午時候的陽光,澄黃的一片,由窗欞橫浸到室內,晶瑩地四處射。我有點發(fā)怔,習慣地在沉寂中驚訝我的周圍。我望著太陽那湛明的體質,像要辨別它那交織絢爛的色澤,追逐它那不著痕跡的流動?此鼭崈舻赜车綍郎蠒r,我感到桌面上平鋪著一種恬靜,一種精神上的豪興,情趣上的閑逸;即或所謂“窗明幾凈”,那里默守著神秘的期待,漾開詩的氣氛。那種靜,在靜里似可聽到那一處琤琮的泉流,和著仿佛是斷續(xù)的琴聲,低訴著一個幽獨者自誤的音調。看到這同一片陽光射到地上時,我感到地面上花影浮動,暗香吹拂左右,人隨著晌午的光靄花氣在變幻,那種動,柔諧婉轉有如無聲音樂,令人悠然輕快,不自覺地脫落傷愁。至多,在舒揚理智的客觀里使我偶一回頭,看看過去幼年記憶步履所留的殘跡,有點兒惋惜時間;微微怪時間不能保存情緒,保存那一切情緒所曾流連的境界。
倚在軟椅上不但奢侈,也許更是一種過失,有閑的過失。但東坡的辯護:“懶者常似靜,靜豈懶者徒”,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此刻不倚榻上而“靜”,則方才情緒所兜的小小圈子便無條件地失落了去!人家就不可惜它,自己卻實在不能不感到這種親密的損失的可哀。
就說它是情緒上的小小旅行吧,不走并無不可,不過走走未始不是更好。歸根說,我們活在這世上到底最珍惜一些什么?果真珍惜萬物之靈的人的活動所產(chǎn)生的種種,所謂人類文化?這人類文化到底又靠一些什么?我們懷疑或許就是人身上那一撮精神同機體的感覺,生理心理所共起的情感,所激發(fā)出的一串行為,所聚斂的一點智慧,——那么一點點人之所以為人的表現(xiàn)。宇宙萬物客觀的本無所可珍惜,反映在人性上的山川草木禽獸才開始有了秀麗,有了氣質,有了靈犀。反映在人性上的人自己更不用說。沒有人的感覺,人的情感,即便有自然,也就沒有自然的美,質或神方面更無所謂人的智慧,人的創(chuàng)造,人的一切生活藝術的表現(xiàn)!這樣說來,誰該鄙棄自己感覺上的小小旅行?為壯壯自己膽子,我們更該相信惟其人類有這類情緒的馳騁,實際的世間才賡續(xù)著產(chǎn)生我們精神所寄托的文物精萃。
此刻我竟可以微微一咳嗽,乃至于用播音的圓潤口調說:我們既然無疑的珍惜文化,即尊重盤古到今種種的藝術——無論是抽象的思想的藝術,或是具體的駕馭天然材料另創(chuàng)的非天然形象,——則對于藝術所由來的淵源,那點點人的感覺,人的情感智慧(通稱人的情緒),又當如何地珍惜才算合理?
陽光和月光照在每個人身上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但是情緒的馳騁,顯然不是詩或畫或任何其他藝術建造的完成。這馳騁此刻雖占了自己生活的若干時間,卻并不在空間里占任何一個小小位置!這個情形自己需完全明了。此刻它僅是一種無蹤跡的流動,并無棲身的形體。它或含有各種或可捉摸的質素,但是好奇地探討這個質素而具體要表現(xiàn)它的差事,無論其有無意義,除卻本人外,別人是無能為力的。我此刻為著一片清婉可喜的陽光,分明自己在對內心交流變化的各種聯(lián)想發(fā)生一種興趣的注意,換句話說,這好奇與興趣的注意已是我此刻生活的活動。一種力量又迫著我來把握住這個活動,而設法表現(xiàn)它,這不易抑制的沖動,或即所謂藝術沖動也未可知!只記得冷靜的杜工部散散步,看看花,也不免會有“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的情緒上一片紊亂!玲瓏煦暖的陽光照人面前,那美的感人力量就不減于花,不容我生硬地自己把情緒分劃為有閑與實際的兩種,而權其輕重,然后再決定取舍的。我也只有情緒上的一片紊亂。
情緒的旅行本偶然的事,今天一開頭并為著這片春初晌午的陽光,現(xiàn)在也還是為著它。房間內有兩種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緒緊張如同花開,趁著感覺的微風,深淺零亂于冷智的枝葉中間。一種是燭光,高高的臺座,長垂的燭淚,熊熊紅焰當簾幕四下時各處光影掩映。那種閃爍明艷,雅有古意,明明是畫中景象,卻含有更多詩的成分。另一種便是這初春晌午的陽光,到時候有意無意的大片子灑落滿室,那些窗欞欄板幾案筆硯浴在光藹中,一時全成了靜物圖案;再有紅蕊細枝點綴幾處,室內更是輕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觸到一種靈性。
這種說法怕有點會發(fā)生誤會,我并不說這片陽光射入室內,需要筆硯花香那些儒雅的托襯才能動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內頂尋常的一些供設,只要一片陽光這樣又幽嫻又灑脫地落在上面,一切都會帶上另一種動人的氣息。
這里要說到我最初認識的一片陽光。那年我六歲,記得是剛剛出了水珠以后——水珠即尋常水痘,不過我家鄉(xiāng)的話叫它做水珠。當時我很喜歡那美麗的名字,忘卻它是一種病,因而也覺到一種神秘的驕傲。只要人過我窗口問問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種榮耀。那個感覺至今還印在腦子里。也為這個緣故,我還記得病中奢侈的愉悅心境。雖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樣,那次我仍然是孤獨的被囚禁在一間房屋里休養(yǎng)的。那是我們老宅子里最后的一進房子;白粉墻圍著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間,當中夾著一個開敞的廳堂。我病在東頭娘的臥室里。西頭是嬸嬸的住房。娘同嬸永遠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們女人們的職務的,于是我常是這三間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間屋子里病著,那經(jīng)驗是難堪的。時間過得特別慢,尤其是在日中毫無睡意的時候。起初,我僅集注我的聽覺在各種似腳步,又不似腳步的上面。猜想著,等候著,希望著人來。間或聽聽隔墻各種瑣碎的聲音,由墻基底下傳達出來又消斂了去。過一會,我就不耐煩了——不記得是怎樣的,我就躡著鞋,捱著木床走到房門邊。房門向著廳堂斜斜地開著一扇,我便扶著門框好奇地向外探望。
那時大概剛是午后兩點鐘光景,一張剛開過飯的八仙桌,異常寂寞地立在當中。桌下一片由廳口處射進來的陽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個絕對悄寂的周圍伴著這一片無聲的金色的晶瑩,不知為什么,忽使我六歲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極不平常的振蕩。
那里并沒有幾案花香,美術的布置,只是一張極尋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那上面在不多時間以前,是剛陳列過咸魚、醬菜一類極尋常儉樸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卻呆了;蛟S兩只眼睛倒張大一點,四處地望,似乎在尋覓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么那片陽光美得那樣動人?我記得我爬到房內窗前的桌子上坐著,有意無意地望望窗外,院里粉墻疏影同室內那片金色和煦絕然不同趣味。順便我翻開手邊娘梳妝用的舊式鏡箱,又上下?lián)u動那小排狀抽屜,同那刻成花籃形小銅墜子,不時聽雀躍過枝清脆的鳥語。心里卻仍為那片陽光隱著一片模糊的疑問。
時間經(jīng)過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這樣一泄陽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議流動的而又恬靜的瑰寶,我才明白我那問題是永遠沒有答案的。事實上僅是如此:一張孤獨的桌,一角寂寞的廳堂。一只靈巧的鏡箱,或窗外斷續(xù)的鳥語,和水珠——那美麗小孩子的病名——便湊巧永遠同初春靜沉的陽光整整復斜斜地成了我回憶中極自然的聯(lián)想。
陽光和月光照在每個人身上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靈遁者國學智慧整理提供。
時間:2020-04-01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wǎng)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