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遠的老灶臺
老灶臺,那是鄉(xiāng)村里不知留傳了多少年的百姓做飯的鍋臺,所以許多人也叫:鍋臺;那是奏響鍋碗瓢盆交響曲、吟唱柴米油鹽灶房歌、伴奏“咕噠、咕噠”協(xié)奏曲的舞臺;那是過去尋常百姓一日三餐離不了的“簡易廚房”,那是連結(jié)飄零在外游子心中的一縷鄉(xiāng)愁。
灶,火、土結(jié)構(gòu),指很久以前,灶是由火和土結(jié)合而成的,后來大都是用磚壘砌成的。有的匠人壘灶時,還特意在磚上刻出了灶王爺?shù)南,大都是在灶頭供奉著灶王爺像。灶王爺被認為能掌管一家禍福。每年的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日,亦稱“辭灶日”,傍晚時分,鄉(xiāng)村里家家戶戶都燒香燒紙,送灶王爺上天,這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祭灶習(xí)俗。民間還有在灶頭上貼“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lián),除夕日再放鞭炮迎回,有些地方叫做:“迎灶日”。
老灶臺,大都由十幾印的大鍋、風(fēng)箱構(gòu)成。灶臺上擺放著蓋墊、油鹽醬醋、箅子、箅梁棍、刷碗盆等日常生活必備用品。老灶臺大都連通著土炕,再通過屋上的浮炱冒出煙去。
在過去的鄉(xiāng)村里,家家戶戶都有這樣的一座或兩座灶臺。有了它,家里就有了煙火氣,就有了聚合和生息;沒有它,家里就像缺少了許多東西,空落落的,用莊稼人說法就是“不像個過日子來頭”“這家沒有牌譜”,三天二日的沒有灶臺可將就,長久居家過日子,沒有個灶臺真不行。過去在鄉(xiāng)村里時而聽人說:“XX家被人砸鍋了。”緊接著有人就會說:“這日子沒法過了。”最起碼近幾天的日子不好過,再遇著買不起鍋的年代就不好說了。鍋,是灶臺的主體,鍋就決定著盆、碟、碗里有無東西和多少,鍋碎了,盆、碟、碗就空了,一如青島作家張金鳳所寫的“空碗朝天”。由此看來,鍋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沒有了鍋就沒法做飯,人長期不吃飯就不能生存下去,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所以,砸鍋在鄉(xiāng)村里是很忌諱的一件事情,也帶有某種人格侮辱。鍋在百姓中須臾不離的程度也就說明了灶臺的重要。
灶臺,還與時代發(fā)展相聯(lián)系,與一家的興衰相關(guān)聯(lián)。譬如,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有人就說:“家里窮得幾天都揭不開鍋了。”“他家窮得浮炱都不冒煙了。”從灶臺就看出了貧窮的程度。后來,生活條件好了,鄉(xiāng)村里也經(jīng)常飄出雞鴨魚肉的香味,飄出山珍海味的鮮味,有人就羨慕地說:“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像過年一樣。”從灶臺上飄出的香味,就推斷出時代在發(fā)展和發(fā)展的程度。過去在鄉(xiāng)村里,如果幾天聽不見有的人家拉風(fēng)箱的“咕噠”聲,看不到浮炱冒煙,鄰居們就會關(guān)切地相互打聽著:“是不是到他子女家去了?已經(jīng)好幾天沒聽著拉風(fēng)匣了。”出于關(guān)心,還會過去看個究竟,這都是灶臺發(fā)出的信號。只要聽著家里“咕噠”的燒火,就昭示著一家人平平安安過日子,灶臺昭示著一家人的貧富、興衰、健康、平安。所以說,不要小看了灶臺。
我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老灶臺對于我來說,是多么熟悉和親切。從記事起,就見我家堂屋南端的東西兩邊并立著兩座灶臺,像一對孿生姐妹一樣,幾乎一般大,都是那種大大的灶臺,兩個灶臺幾乎占了半間屋子;模樣也長得像,大概都是出自心靈手巧的父親之手。兩個灶臺脾性相近,氣味相投,一起相守了幾十年。
我家的老灶臺與我就像老朋友一樣,有著很深的感情,兒時與灶臺的經(jīng)歷歷歷在目。那時候,祖母和母親常圍著灶臺轉(zhuǎn),灶臺就是她倆的舞臺。記得祖母常坐在灶臺前,點著麥秸草,為我慢慢地?zé)局∠挑~,并不時地用翻動著,用火棍敲打著烤糊的渣子,祖母燒烤出的小咸魚味道真香,香滿了屋子,吃著餅子,就著小咸魚真對味,唇齒留香,永記不忘;記得母親常坐在灶臺前給我燒“面箍錐”吃,見她和塊小面,纏在干凈的棒棒上,等做飯停下火時,就把“面箍錐”放進灶膛里,慢慢地?zé)⒖局,直到?ldquo;面箍錐”的皮燒烤的黃黃的,還有點微紅,很好看,更好吃,越嚼越香。
還記得母親用大鍋炒花生的情景。那時候,生產(chǎn)隊里分了剝花生任務(wù),全家人都圍坐在炕上剝花生,剝著、剝著,就打瞌睡了,我和弟弟都無精打采了,我已睜不動眼,弟就瞇縫著眼。這時母親就說:“炒長果了。”我倆接著就睜大了雙眼,母親忙說:“一聽說要炒長果,都來精神了。”接著母親就把交任務(wù);貋淼幕ㄉ眠^來,刷好東間鍋,我就跳下抗去燒火,一會兒工夫就炒熟了,那時覺得母親炒的花生真香,那是母親的味道。直到現(xiàn)在我還時常想起母親深夜用大鍋炒花生的情景,灶臺上凝聚著深深的母愛。
如今,常常圍著灶臺轉(zhuǎn)的祖母、母親都早已離開灶臺,去了天堂,留下了我不盡的思念,每每想起與灶臺的歷歷往事,我就會深深懷念天堂里的祖母和母親。
離開老家?guī)资炅,我仍能記起老灶臺的模樣,我始終記得在老灶臺燒火做飯的情景,我始終記得忘記添水燒壞了蓋墊、差一點引起火災(zāi)的情景,我始終記得燒了很多松針也沒煮熟地瓜的情景,我始終記得我燒火、父母輪流炒菜的情景。現(xiàn)在想來,不管當(dāng)時如何,都是浸透著感情的美好回味。
隨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灶臺漸行漸遠了,在民間已很少了。老灶臺,寄托著老感情,感情老鼻子了。隨之老灶臺的離去,也帶走人們對它的感情。帶不走的是人們對它的懷念和美好回味。
時間:2020-03-31 作者:大學(xué)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xué)生熱點網(wǎng) 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