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蘆葦,別樣風(fēng)骨
離我家不遠處有條小河,說小河吧也是死水河了,可里面有魚。閑暇的時候有人去撒網(wǎng),網(wǎng)到魚到市場去賣。鄰居大爺告訴我:“說小魚有原油味千萬別買”,我對那魚沒感興趣,來回上下班倒路過那條小河。夏天遠遠望去蘆葦碧波蕩漾,枝干綠色,枝頭白色隨風(fēng)舞動,很有層次感,一大片,一大片的,那可是蘆葦?shù)暮Q蟆?
一個冬日的午后,出來散步。迎著暖暖的陽光,走過臺階沿著小路走下去,兩邊是一排排的大楊樹,光禿禿的樹枝上站著幾只寒鴉,喜鵲由這棵樹梢飛到另一棵樹上,冬日暖陽下眺望,遠處一簇簇的白色蘆葦順風(fēng)搖曳,白花花站成一片,不停的向你點頭,我情不自禁地走去。
進入臘月特別冷,天空清明,斜陽西照。一簇簇蘆葦穗,舒展著穗纓,執(zhí)著而柔韌的挺立在蘆葦梢頭,干枯的葦葉,早已沒有了一片片的鋪排伸展,而是收斂卷裹,變成了一束束的旁逸斜出。如今已是數(shù)九寒天,而蘆葦依然植株挺立,纓穗舒展而昂揚,尤其令我感動。蘆葦一半定在冰下一半露在冰上,束縛了手腳卻依然積極向上挺拔,顯然,它們早就焦枯衰老了,沒有了植株和葉片的濃郁綠色,沒有了纓穗在秋天里夕陽下的燦爛輝煌,但它們依然保持著生命的挺立和張揚的姿態(tài),尊嚴(yán)猶在,精神不倒。
迎著陽光看蘆葦纓穗,白絮被斜陽照耀得晶瑩透明,絲絲縷縷,纏纏綿綿,已經(jīng)通體枯黃的蘆葦枝條的頭上,都頂著一簇簇的銀灰色蘆花。時光使每一株蘆葦?shù)纳嫉竭_了最后極限,現(xiàn)出了柔軟的形態(tài)---毛茸,蓬松,輕如蟬翼,順從著風(fēng)力飄動著......看著想著用手輕輕撥開蘆葦向前走去,生怕把它們折斷。南宋書畫家鄭思肖的《畫菊》詩中有兩句曰:“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是對菊花在北風(fēng)中依然挺立枝頭不肯搖落的頌贊,而蘆葦纓穗雖然沒有香氣氤氳,但她在數(shù)九寒天的枝頭挺立,分明是又一首生命力倔強昂揚的寫真。這幀寫真,自然天成,極具蒼涼悲壯的豪氣。走過了冬天春天還會遠嗎?熬過了這個冬天,蘆葦還就會重生!這就是大自然周而復(fù)始的規(guī)律,想到了這些就少了傷感惆悵。于是掐了一束蘆葦纓穗,帶回家,插在書房里的筆筒里,滿書房就有了蒼涼的詩意。
時間:2021-02-02 作者:大學(xué)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xué)生熱點網(wǎng) 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