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紅葉
北京最美的季節(jié)是秋季,而最能體現(xiàn)最美最濃秋色的聽說是香山紅葉。能去香山看紅葉,是我向往已久的事。妻來北京休假,恰逢九九重陽節(jié),便與妻友夫婦相約登香山看紅葉。
天剛放亮,空中飄著薄薄的云彩,路兩旁的白楊樹金黃色的落葉,蓋滿了馬路,我們乘著整潔的沃爾沃越野車輕快地行駛在霞光照射的三里河大道上,耳聽著悅耳的輕音樂,欣賞著滿地落葉,心情也特別明亮和熨帖。
車行大約50分鐘,到了香山腳下的買賣街。買賣街是清代皇家園林的一個特殊的組成部分,聽說每逢皇帝要逛街,宮女、太監(jiān)等幾百人就扮成商人、買賣人、游人,特別熱鬧繁華,就像個買賣街。香山買賣街東北起北正黃旗,西南至香山公園東門,是去香山公園的必經(jīng)之路。
沿著買賣街前行,便到了香山公園門口,這時天也放晴了,陽光穿過云層照射在勤政殿熠熠生輝。妻友夫婦有經(jīng)驗,帶著我們進入東門后左轉(zhuǎn),經(jīng)靜翠湖、翠微亭、雙清別墅、香山寺、閬風亭、和順門、豫泰門至香爐峰,這是古代皇帝登山賞景的御道,可欣賞到步移景異的紅葉景觀。
因為來的比較早,上山的游人不太多,我們一邊走一邊拍照。沿著石階和路標指引的方向,我們游覽了清清的“靜翠湖”,路旁山石間一叢叢,一簌簌的紅黃白紫色的菊花開得正艷,有的從幾尺高的地方一直倒垂到地面,風姿瀲滟,看花人眼。山中密林間的木刻楞房子里,展示著造型各異,錯落有致,色彩最接近自然的各種插花和盆景,給游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春深似海,秋艷如菊,美不勝收的藝術世界。
信步走上高高的“香山寺”,遠遠看見寺前牌樓上刻著俊秀飄逸的“甘露”“永安”幾個大字,讓人馬上想到《甄嬛傳》,原來彼“甘露寺”便是此“香山寺”。香山寺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幾經(jīng)戰(zhàn)火擄掠又幾次修復?登⑹酪院,每年紅葉時節(jié),前來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香山的大佛也慧心如海,有求必應,致使香火鼎盛,世世不衰。
“雙清別墅”是一座環(huán)境清雅的庭院,面山而建,因石壁上有兩股清泉流出而得名。院子里有一池清水,池邊建有供人休憩的亭臺,還有青翠的茂竹,十幾間房屋。正房外面,池塘邊有一棵巨大的老銀杏樹,樹干有一摟多粗,枝干覆蓋了半個院子,樹上的銀杏葉膩如凝脂,金光燦燦,迎風起舞,成了別墅中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1949年3月,這里迎來了自西柏坡進京的中共中央,毛主席在此地與不遠處“來青軒”里工作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一起,指揮了解放全中國,籌建了中央人民政府。會議室的墻壁上掛著一幅《全國解放形勢圖》,解放區(qū)連成一片,仿佛一片紅透的紅葉。陳列室中,存放著《論人民民主專政》等篇文章的手稿,無論是鉛筆還是毛筆,毛主席那大氣磅礴,氣壯山河的書法都令人贊嘆不已。在臥室的木床上,線裝書占了大床的三分之一,主席穿過的睡衣和拖鞋原樣放著,靜靜地述說著曾經(jīng)的輝煌。
“絢秋亭”旁邊有幾棵叫不上名的樹,不是楓樹,滿樹的紅葉子,紅的炫目、紅的耀眼、紅的讓人心醉。我贊美它,因為紅葉領略歲月的磨難,寒霜的敲擊,飽經(jīng)生命的驚濤駭浪,沉積著生命的成熟;我贊美它,因為紅葉如燃燒的火焰,凝聚著激情,升騰著自信,濃縮著忠誠、堅韌、樂觀與執(zhí)著,滿懷豪情去渲染生命的絢麗畫卷。
登山到一半,滿頭大汗,坐下休息一會,一邊吃點零食,一邊觀賞周圍美景,談笑中又恢復了體力,繼續(xù)前行。目的不光是要到達山頂,還有心里的感受和沿途的風景。
登山是一種自我挑戰(zhàn),是身體與毅力的較量,沒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信念是到達不了山頂?shù)。想起幾年前,和妻一起登泰山,過了南天門,快要登頂峰了,妻打了退堂鼓,沒有領略到“五岳獨尊”風采和體會到“一覽眾山小,會當凌絕頂”心情。妻說,這次怎么也不能敗下陣來。
香山“梅石”有故事。1922年春,梅蘭芳先生住香山雨香館期間,與幾位好友在山間游玩時發(fā)現(xiàn)一塊沒有刻字的大石頭,一時興起,即在巨石上寫下一“梅”字,此字高1.95米,寬1.9米,下方署名“蘭芳”,右下方刻有李釋戡的題記,全文為:“壬戌三月二十有四日,肅紫亭、齊如山、梅蘭芳、王幼卿、李釋戡同來,蘭芳寫梅,釋戡題記。香山游者雖多,未必遂登此石,亦足以自豪矣。”題記下方有“齊如山監(jiān)制”五個小字。人稱“五君子刻石”,也叫“梅石”。梅蘭芳寫下“梅石”之后,義演了《宇宙鋒》,并把全部收入都捐給了慈幼院,“梅石”的故事越傳越遠,“梅石”也成為香山一景。
繼續(xù)前行,臺階越來越陡。返回的人說:“加油啊,還有半個小時就到香爐峰了”。我的兩條腿已經(jīng)不聽使喚,每邁一步臺階都很吃力。我咬著牙,堅持就是勝利!
終于到達香爐峰。香爐峰至高點海拔575米,香山最高處,因其地勢陡峭,登攀困難而俗稱“鬼見愁”。香山公園先后在頂峰建起三個有特色的亭子。“重陽閣”意在九九重陽登之可望京城。“踏云亭”因秋雨后,春雨前縷縷云絲穿行亭內(nèi)外,猶如踏云一般而得名,“紫煙亭”因晨夕之際的薄霧淡淡如紫色云靄,時隱時現(xiàn),頗有日照香爐生紫煙的味道而得名。天高云淡、秋高氣爽,重陽節(jié)站在重陽閣,倒是應了舊俗,極目遠眺,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峰巒疊嶂,層林盡染。俯瞰北京城,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全都展現(xiàn)在眼前,那種喜悅的心情難以言表,感慨萬分。汗水和快樂成正比,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付出過,努力過。成功的喜悅,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有資格分享。
走下“香爐峰”,經(jīng)過“西山晴雪”來到“梯云山”,眼前好大一片紅葉,在背后山上的青松襯托下,也更加顯得青蔥郁茂。遠望點點火紅,思緒萬千,陽光和游人誰肯辜負這紅葉之意?舉手投足之間,人與紅葉無限親近、沉浸紅葉的香溢、蕩漾在紅葉的懷抱,自知我在看紅葉,亦知紅葉在看我,樹的眼睛,望四季的輪回,望世間萬象,望風雨晨露,日升日落,歷經(jīng)滄桑,經(jīng)歷種種生命的悸一動,卻依然維護青翠年輕熱烈的心,歲歲之秋,紅葉染山,那份生命的高貴,代表一顆顆愛的赤心!
在下香山的路上,妻買了一套“紅葉卡”,那清晰欲滴的紅潮,似一簇簇狂野的生命圣火,引得無數(shù)朝勝者點燃了一顆顆色彩紛芬的心靈;那“心花怒放”情緒,似向空中發(fā)射一出紅彤彤的色彩又精神煥發(fā),灼痛我這遠游的心靈。拿著這紅葉,思緒里涌動出無限思戀,不僅僅是對這紅的思緒,還有那曾經(jīng)年輕的過往,青春的熱烈,歡聲的笑語,無慮心靈。也回首,放眼香山萬壑,拋開憂愁和煩惱,思戀“紅葉”在這碩果累累的秋天又孕育出了一個火熱的秋陽,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
時間:2020-11-11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wǎng)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