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jié)
向陽村的小楊書記,是上級派來的年輕干部,今年才28歲。別看他年歲小,但工作經(jīng)驗卻很豐富。在做調解村民鬧糾紛,家庭鄰里矛盾的工作中,思路敏捷,措施得當,合情合理。深得村民的擁護和愛戴。
村東頭的李大爺和村西頭的王大娘,本來沒有什么交集?蓞s因為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一件事兒鬧得很不愉快。
李大爺今年過七十歲了,身體還算挺硬朗。他想趁著身體還行,干點兒正事。去年開春的時候,李大爺承包近二十畝的稻田。自打稻田承包下來,李大爺像待弄兒孫一樣,成天長在稻田地,摸摸稻苗,撥撥稻草。
王大娘今年六十多歲?烊丝炜,直性子,有啥說啥。她家有個漁塘,就在李大爺?shù)咎锱赃。都知道,魚兒離不開水,水不足魚兒就缺氧。李大爺雖發(fā)現(xiàn)自己稻田地挨著漁塘,但沒有非份之想。要不是趕上干旱歷害,李大爺也不會讓王大娘家漁塘水流進他家的稻田。
那天王大娘來到漁塘,眼前的景著實嚇著了!很多條鯉魚都翻著白肚飄在水面上。王大娘心疼的眼淚流了下來。“誰那么缺德。⊥滴壹覞O塘的水。“李大爺正坐在稻田地旁,抽著老漢煙“叭嗒叭嗒”地欣賞自家茁壯成長的稻苗。聽見王大娘喊著,頭一直往下沉,就差點兒沒掉進稻田里。
王大娘看見李大爺那個委縮樣兒,就知道他偷了漁塘水。王大娘氣勢兇兇來到了李大爺身邊。
“李老頭兒,你看咋辦吧?我家的魚都翻白眼了。⒗畲鬆斢悬c兒理虧。“之前沒有和您老人家打招呼就私自放水。是我的不對!想咋處理就咋處理吧。"
“那好!賠。
“多少?”
“五千"。李大爺家并不富裕。一聽五千,頭上冒冷汗,身上直哆嗦。差一點兒沒掉下稻田里。
李大爺沒了主意,嗑嗑吧吧地說:“要…不…找小楊書記商量一下吧!看看怎么賠”。
兩位老人來到村辦公室,小楊書記正在整理文件,看見兩位老人臉色都挺難看,就知道遇上了難纏的問題。
“大爺大娘,您二老先坐下喝點兒水,消消氣。"
“氣沒法消。⑼醮竽飪墒謷堆。
當小楊書記讓李大爺把事情的來朧去脈說了以后,便對王大娘說。
“您說賠五千就賠五千嗎?如果李大爺拿不出五千,您老還要他的命嗎?。
“那到不至于。"
“這不就得了,您二老先回去,我得下去了解一下。"
要么說小楊書記會做調解工作,讓這件賠嘗之事有了緩解。在了解過程中,也有類似情況發(fā)生,不過最多數(shù)額在一兩千之間。
這天小楊書記來到王大娘家,把兩千元賠款交到她手里。
“王大娘這是李大爺?shù)馁r償款,大爺說了,等秋后收成有了錢再賠您點兒。您看中不中。"王大娘眼睛里含著淚。
王大娘心里打著鼓:這老李頭不是沒錢嗎?難道是從誰家借的?!
王大娘接過錢“中,中!”聰明的人一聽,這錢是誰幫墊付的。
其實這兩千元是小楊書記墊付的。李大爺家別說拿兩千元了,五百元都很吃力。
李大爺?shù)弥顣泬|付兩千元賠償款,感動得老淚縱橫。還說等秋收掙了錢,一定把錢還給小楊書記。
勤勞致富,好人好報。到了秋收季節(jié),李大爺不僅還清了楊書記的兩千元,又賠償給王大娘一千多元。
這場風波過去后,王大娘看見李大爺也不再叫李老頭兒,而是李大哥李大哥叫著。叫得這個甜呢……小楊書記看見兩位老人從此成了好朋友和好鄰居。他自言自語地說:“這村民的調解工作還是有學問的"。
時間:2020-10-17 作者:大學生熱點網(wǎng) 來源:大學生熱點網(wǎng) 關注: